從「異」見中成長
最近我家裏多了一本定期雜誌刊物 - 【商業周刊】,也許有些人對於商周中的一些時事政經論點不認同,但是我認為它起碼比水果周刊健康,談論事物也比較中立,其中我最喜歡商周不定期介紹各種職場心理及人生觀點討論的新書簡介,基本上商周出版或代理原文書都有一定的水準,都具有正面的價值及意義,所以,我常常分享給我公司的同事們,讓他們可以抱持著更樂觀的態度看待任何的問題及障礙。
以下轉載的文章就是來自於一本新書的推薦文,為什麼我會特別挑選這一篇文章,主要是因為我自從當了講師之後,常常會針對各種不確定理論的詳細內容及來源與一些朋友或是講師討論,不過有時在討論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不同的人對於不確定理論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會有一些預設立場,討論事情時就很容易流於辯論,因為已經自認為對與錯了。
我常常在課堂問學生問題,不過90%的學生不會主動回答,另外10%的學生會以極小的音量發出聲音,所以我現在練就一雙好耳力,任何學生的口語我都聽得到。其實這是很可惜的,因為由講師帶領的課程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由講師直接傳授講師已經消化的課程內容,而是學生與講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有時反而受益最大不一定是學生,有可能是講師因為您的問題讓他了解到他始終沒有留意到的細節甚至是誤解,這也是一直支持我這兩三年以來仍然繼續站在講台上的動力。
透過與學生的互動竟然會讓我在相同的課程內容不同的班級中學習到課本背後真正的知識,這是我從來未曾想像得到的,因為畢竟講師也是一個普通人,講師只是一位看書看得比較認真實作經驗比較多的學生而已。所以奉勸各位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上課時有問題就儘量把握您們的權益,一位盡職的講師就算被問倒了,也會在事後想辦法找到您想要的答案或是相關佐證文件資料 :)
問得好! — 換個問題,改變一生
Change Your Questions, Change Your Life
Change Your Questions, Change Your Life
媒體推薦
*中國時報「職場大補帖」專文特別報導*工商時報「我的大書坊」書摘推薦
*台北之音「音樂芬多精」主持人 洪士美(小美) 熱情推薦
*台北之音電台「新書推薦」單元特別選書推薦
*美國亞馬遜線上書店讀者4顆半星推薦 96年度 國軍文康書籍 精選好書
內容簡介
許多人在一生當中,都會有一個轉捩點,就是改變人生的「那一刻」。改變的關鍵,其實只在於「問對問題」,徹底改變平時問自己的問題。一般人多半會自問些杞人憂天的問題,像是:「他喜歡我、認同我嗎?我做錯什麼了?」但是,你應該從中立、有建設性的問題下手,像是:「我如何使它行得通?我能學到什麼?什麼是可能的?」只要改變問題的型態,就能改變人生,否則我們將活在他人的意見,和自己喜怒哀樂的陰影下。本書教你刻意轉移內在的問題,問對問題成為思緒的主人。別小看一個人問自己問題的影響力及殺傷力,這些內在的問題――「自問題」(self-Q)能害我們,也能幫我們,哪怕我們不曉得它們的存在。而傷害自己的問題,就是「製造麻煩的問題」,想減低傷害,改變當下的作法很簡單,首先,找出你一直在問的「自問題」,其次,如果你認為,不同的問題會使結果更好,就改變這些問題。當新的問題出現,就可能戲劇性改變你對世界的觀感。
本書讓你藉由閱讀班的故事,對問題思維系統的運作方式,有清楚的概念。最後是一本工作手冊,解釋如何應用帶領班獲得驚人成果的問題思維工具與實務在自己的身上。雖然七個工具在故事中交織在一起,但工作手冊將逐一描述每項工具,附上清晰、逐步的指示。讓這些工具為你自己發揮作用,相信結果將令你滿意。
從「異」見中成長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黃鎮台(口述/商智文化整理)
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學習經驗不同,對同一事物難免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人們在聽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卻常常本能且自然地覺得挫折甚至開始防衛,一味想證明自己的正確,而陷入了為爭辯而爭辯的泥淖,這是非常可惜的。我們知道,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能親自體驗和接觸到的事、物都極為有限,所以,當他人提出不同於我們看法的時候,事實上是提供了一個不同於我們學習成長背景的個人寶貴經驗,是一個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吸收,讓自己成長的難得機會。
也許有人認為,花時間與人討論一個「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著實浪費時間。其實不然,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假設你的論點不夠完善,經過討論,便能藉此修正,使其更加完善,自己因而成長了;但即使你原來的看法正確,這場討論也絕非浪費時間,因為它讓你的論點接受了另一不同論點的檢視與驗證,你的看法也因而盲點更少、更客觀,換個角度來看,你依然是成長了。當然,如果發問者的態度不好,是容易引起我們情緒上的不悅,但是如果因此而罔顧事理,為了自尊而開始為爭辯而爭辯,我們對事理的判斷豈不就完全受制於發問者的聲調、用詞和表情了?這麼容易隨之起舞,會讓我們無法冷靜地就事論事,也會讓其他人在提出不同於我們意見的時候有所顧忌,這對領導人和團隊而言其實是個傷害。
記得二十年前,我在國科會自然科學發展處服務的時候,我們從國外請到一位名學者來台主持國家型研究計畫,可是礙於當時許多法令規定,自然科學發展處和這位學者在合作溝通上總是困難重重。一天我去到這位學者辦公室,試著當面溝通,結果經過二、三小時的「努力」,換來的是雙方的各說各話,有時候甚至爭執得面紅耳赤,完全沒有交集。那時我既疲倦又喪氣,懊惱地想,「放棄了吧,反正事情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對方不了解也是無可奈向啊!」就在這一瞬間,一個念頭突然竄起:我已經花了那麼多時間,現在放棄豈不功虧一簣?同時我也想到,「溝通」應該是「雙向」的,之前我僅僅是希望對方了解自然科學處的困難,我只是在努力讓對方「通」我的理啊!就是這個想法讓我跳脫了本位,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他的困難,「通」對方的理。對方感受到我的誠懇及同理心,「溝通」的目標達成了,我們自此也成了好朋友。
所以,不論我們聽到理性的反對或是不友善的攻擊時,都應該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放空自己,不能有「我對你錯」的假設,也不能抱著挑毛病的批判心態去回應,而應該敞開心胸、保持「我可能錯」的「理解者」態度,就事論事,善意溝通,才能使自己成長,同時也才能解決問題。提到發問,台灣的學子因為生長及教育環境使然,從小就缺乏訓練,不僅不愛發問,也不會發問,只是一味接受答案,以為問題之後一定有「標準答案」,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思考模式。其實問題不全然是「非黑即白、誰對誰錯」的選擇題,許多時候,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一個只習於接受「標準答案」的學生,出了社會面對問題,自然容易缺乏創新及應變能力。十年前在逢甲大學服務的時候,我們創立了「領導知能中心」,目標就是讓同學練習如何發問、如何多面向切入問題;也讓同學了解領導別人之前,先要能領導自己,尤其在聽到不同意見時,要能「領導」自己的情緒,敞開心胸去聆聽。我們也要求授課老師,自己要先放下身段、卸下心防,撤除「害怕被問倒」的心理障礙,和同學善意地溝通,一起學習成長,讓同學從老師的身教上,學習到尊重歧見、以及從歧見中成長的可能與重要性。
人們對於同事或外人,碰到問題時或許還可以保持冷靜、就事論事,但是當我們與自己極親近的人,像夫妻、情侶及家人,在意見上發生小衝突時,由於情感使然,很多不客觀的情緒性因素,像是「你明明知道……」或是「你應該知道……」等情緒夾雜進來,便很難平心靜氣、冷靜客觀了。事實上,沒有人「應該」知道你怎麼想,在你未表白、在問題未溝通前,我們都不該假設對方了解。而且,就算他(她)「明明知道」,別忘了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習慣,不小心習慣性地「犯了錯」,也用不著大肆批判啊!總之,當我們聽到不同的聲音時,要記住,不同的聲音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和成長的機會,我們應該學習從「異」見中成長,從挫折中成長,在主動展開善意的溝通前,請不要急於走上「批判者」之路,記得做個積極的「理解者」,讓思緒及問題轉個彎。
Comments